2023-06-21 04:27:03 | 红鳌留学网
“人生没有白走的弯路。
每一步都是算数。
”
但如果你能选择不走弯路
谁不想走捷径?
今天这个伙伴用实际经验对我们说:
“考试的绕道,我替你们去! ”
30天内获得GMAT 740 |
考试的弯路,我一个人走就足够了
主丨考试满分的学生karinnna
配图|互联网
首先,说一下我的背景。
我是四年级的海外申请党,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英语很有信心。
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并没有花一个半月的时间认真自学雅思,而是一次得了7分,读了满分。
所以对自己有信心。
自认“活用英语的锦鲤”的我,带着这个自信,开始了考研。
01自学60天,发现网络不靠谱! 从7月开始,在家自学GMAT 2个月,9月1日迎战GMAT,得640分,V28、Q50。
一战的时候,我就是这样考研的:
我结合了光盘的很多经验帖,先印了一次OG和PREP,整理分析了错误的问题和语法知识。
其间,曼哈顿语法看了两次,长难文的GMAT部分看了两次,GRE部分看了一次,CR Bible看了一次,RON的语法视频买了整理版的笔记本看了两次。
这种复习方式对我来说是唯一的! 点一下! 用吧! 都! 不! 有! 帖子里写的——,在结束了一个阶段的学习后,感觉不到茅塞顿开的觉悟。
因此,我以自己的经验告诉大家,这些高分经验帖只适合初学者熟悉掌握哪些资料资源,并在考试前夕给自己以勇气和鼓励。
02改变择校计划,让自己分心是不好的! 其实第一次的这个成绩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一战的时候报考目标只是650分。 因为当时想申请的学校要求不是很高。
但是改变了择校计划后,我开始犹豫要不要打二战。
我心中的天使,恶魔开始说话了:
学校第一个deadline,赶去二战吧!
第一次考研就那么痛苦,真的要打二战吗? 你能做的所有资料我都做过一次。 二战可能也还是这个分数……
最后,出去疯狂地玩了一个月后,冷静了下来,觉得还是应该再努力一点,于是开始了二战的应试学习。
此时,距离第一次考GMAT已经过了两个月。
03放弃自学,找到方向很重要! 我通过经验之贴,知道了取得满分这个资源平台。
原以为这只是一个示范平台,临考试前发现有免费的机经点试题班,加了副部长。
副部长经常发公开课的提醒,参加语法学习小组活动。
听了好几次公开课之后,我有点后悔选择了自学。
老师的讲解确实比自己一个人看资料学习更有帮助。
特别是我感受到的是SC。 自学的语法一个个,没有完整的框架。 因此,如果遇到问题,看不到明确的考点,就会无意识地用语感来回答。
因此,当我决定加入二战时,我毫不犹豫地向语法班报告了。
语法需要理解和掌握长而难的句子
在小云老师的语法课上,开始上课前,每天都给我练习长难文。 而且,我发现不仅仅是阅读,语法也需要理解和掌握长难文。
在半个月系统的语法课上,我第一次对SC茅塞顿有了感悟。
以前有些人不理解不确定的知识点,听了老师的准确解释,改正了以前的错误,牢牢记住了。
每次直播课结束后,第二天再看一遍直播课,补上完整的语法笔记,然后做老师布置的作业。 这些基本上需要下午的时间。
小云老师强调问题不多很精,所以尽管每天只有十道题的练习,但往往分析理解需要一两个小时。
找大礼包辅助、准难点专题练习
下课后,我觉得比较和修饰的部分是SC最大的难点,所以开始了课后大礼包里的特别训练,每天15次比较和修饰的练习。 然后,我继续了之前做作业的习惯。 结束后,正确和错误的问题都一起分析。
这样每天维持2到3个小时左右的语法学习时间,巩固知识点,不要忘记。
保持熟悉
关于二战中的逻辑和阅读,其实并没有花太多时间。
因为我觉得语法所占的比例最大,在短时间内提高逻辑和阅读理解对我来说也不容易。
而且读起来,我每天都保持4本,结束后也没有详细分析文章。 每天练习也只是为了保持习惯。
04试着改变顺序,放松考试的心情! 我是一碰到考试就恶心的人,像中考这样人生中重要的考试,都会疯狂发挥。
从一战进入考场,戴上耳塞的时候开始,特别是自己的心就快跳出来了。 再加上,一战的时候,我选的是v,q。 上了第一个语法问题也很难读。
也许是因为二战的时候,对考场和考试流程了如指掌,所以没有那么紧张。 另外,我选择的是先q后v,所以做数学的时候可以放松,感觉上也很好。
因此,我想告诉和我一样非常慢腾腾的同学,还是先q,后v的顺序比较好。
这样,从11月1日开始应试学习,到12月8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30天内获得了740分,V40,Q50。
分数出来的瞬间,我真的很惊讶。
总之,考研的过程让我学到了很多。 虽然很辛苦,但是在人生中接受一次这样的考试也会成为对自己的挑战和成长吧。 最后祝大家早点和GMAT拜拜!
关于我们的SAT考试,首先想让大家知道的是,它的全名叫做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从中文翻译过来就是学术能力评估测试。
主办单位是美国的大学委员会,英语叫College Board,由他主办。
那么,那个名字是学术能力评价测试,就意味着和我们的托福考试不一样。 托福考试是语言测试,所以侧重点完全不同。
我们的SAT考试有两个大考场。 一个是北美试验场,另一个是亚太试验场。
2020年的特殊情况下,SAT I亚太试验场共计6个试验,今年的北美试验场的SAT I分别是8月、9月、11月、12月的试验。
在亚太的考试中心,很多学生选择香港和附近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考试。 2016年3月SAT改革后,SAT考试也很重视学生的文化积累。
因此,在SAT的阅读部分,重点是学生了解美国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我们说SAT不是语言测试。 因此,要充分理解阅读的内容,就要了解文章所记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
我们知道SAT里有部分内容。 那是我们说的历史部分。 这一部分,也就是我们国内的考生最讨厌、认为最难的部分。 那是历史的这一部分。
例如,通过考试的议员的演说、部分历史演说、历史文件。
如果你不知道背景,说实话,真的会影响你的阅读理解。
在我们实践的课程中,学生在不了解历史的情况下,会发现阅读这些历史文件非常困难。 但是在上课前向学生分析了历史重要事件和一些历史要点后,学生非常自信遇到类似的事情。
所以我想那些认为历史和文化不太重要的人很清楚自己的说法可能有问题。
例如,一些新的SAT练习,例如Khan学院和OG的一些练习,只是文化和社会背景渗透,例如Khan学院进行了很多练习。 例如,我们了解这种社会移民的背景。 另外,一些OG了解宪法修正案。
SAT必须早点开始准备。
第一,因为单词量的要求非常高。
我记得我第一次考SAT的时候单词没怎么背,读第二篇美国历史就会爆炸,单词的问题错了很多。
二是要熟悉题型,获得感觉。 不要以为一次就能结束。 即使是一流的名校,这也很难。
很多同学第一次考SAT只准备了三个月,但发现时间不够。 一般6-8个月的准备是最安全的。
这里想补充的是,上述报考时间以高一、高二时间还比较充裕的学生为对象,需要结合托福成绩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托福没有达到85分,所以不推荐准备SAT。
如果你已经三年级了,就只能抓住剩下的时间冲刺了。
毕竟考试是能力。
如果能力足够的话,报考的过程会很顺利。
遗憾的是,能力…速成很难。
艾伦老师认为SAT考试中最重要的两个能力——阅读速度和单词量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会提高。
要提高阅读速度,必须多读。
当我在初中读第一本英文书Twilight的时候,我总是要查字典。 幸运的是,故事性很强,能够以非常慢的速度读完。
同样,增加词汇量需要大量的背诵。
一些同学会因为偷懒,单词量一直是大家的弱项,希望大家能吸取教训…新SAT的词汇考察重点从熟语变成了更实用的词汇; 记住单词的时候,注意单词的英语释义,而不是简单地记住中英对照,这样词义的理解就会变得准确。
SAT的语法部分对大多数美高体系的学生来说优势不明显,这与美国高中很少参与语法知识点的讲解有很大关系。
大多数学生做语法问题基本上是语感,而不是语法规则。
但是,在SAT语法考试中,要确保语法问题的绝对高分,需要对语法规律的准确把握而不是感觉。
因为SAT的语法都是以文章为载体的,所以只要是阅读理解障碍小的同学,语法得分就很有效率。 由于两种考试对语法规律的考察都有一定的范围,在理解文章没有障碍的情况下,语法部分的进步会比较明显。
对许多美高体系的学生来说,数学是应试的死穴。 红鳌留学网
与国内考生容易满分不同,很多考生的数学在650-740之间,比美国学生高,但比国内考生差60-80分,可能浪费了阅读和语法优势。
下图是之前美高学生和国内学生最初考试成绩的对比,数学相差150分以上。
近年来,许多美高学生在八年级或九年级赴美留学,缺乏国内数学课程。 虽然在美高在国内的基础上依然能取得好的GPA成绩,但是在报考SAT数学的时候出现了知识点的薄弱。
另外,美国高中数学侧重于学生数学思维模式的培养,不重视运算,过于依赖计算机,在数学的非计算机部分花了太多时间,严重影响了准确性和节奏。
对大多数考生来说,SAT数学和国内初三和高一上学期的知识点差不多,解决的过程并不太长。
从我们多年的训练数据来看,很多学生如果能配合教学进度,检查缺陷,几乎可以取得接近满分的成绩。
备注重点:
1 .对号入座时自己阅读的问题:
a .线圈类型:看起来最无知/最费时间/最错误
b .题型:看了很紧张/为解决问题而烦恼/对于回答“我知道我错了”
C .习惯:太主观/看问题快/脑洞大…分析了所有错误问题的原因之后就知道为什么错了;
d .时间分配: science/social、science(11-12 )、history ( 13-14 )、literature(11-13 )、paired ( 13-14 ) )作为参考请给我根据
别忘了留出涂答题卡的时间哦。
2 .有答案后应对解决:
a )线圈类型(精读分析结构,记忆影响问题的单词。
history要注意对态度词敏感度的培养,literature要注意描述词的积累;
b )题型)分类同类问题,清晰分析每个问题的步骤,理清思路;
c .习惯:做题前要回顾一下自己有哪些不良习惯,做题时要注意慢慢、一点一点地改正。
特别注意:审查问题时,请注意问题的干燥限制。 选项请仔细看后再选择;
d .时间分配:什么类型的文章迟了精读,什么类型的题目长了做同类分析。
2019年SAT文章类型方面比较统一,在论证思路和事件、响应和静态元素的运用上也有相似之处。
除了8月份北美地区的象牙贸易章程讨论和12月份亚太地区职业摄影师的探索外,几乎都是直奔主题,从一开始就指出了问题。
由于许多热门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文章采用让步的方法,大家分析时一定要注意定位。
另外,大量使用事实类证据和数据类证据也是一样,有助于提高说服力。
在接下来的备注中,请多读一下上述报纸上类似主题的读书笔记。
这些报纸大多可以在网上订阅,所以可以看到新鲜的新闻文摘( news digest )。
平时阅读的时候,注意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论点的定位,文章结构和思路的分析,主要的features的发现等等。
这有助于大家提高阅读效率,缩短阅读时间,进行真正高效的阅读。
SAT写作入门和基础阶段使用模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写作框架训练方式,但如果只依赖模板,使用僵化的句型勉强,656已经是你能拿到的最高点。
想要拿到更高的分数,就要放弃模板,学会根据文章内容,好好构思和调整自己的语言和内容。
在此重申“套路”的概念。 套路不是固定的语言,而是相对固定的分析角度和思维方式。 例如,分析metaphor时一定要阐述本体和喻体的联系,推测作者的真实意图。
如果大家对自己的话没有信心的话,在分析各个技巧点的时候把常用的两三个句型妥善整理一下,在写作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话,比单纯的模板效果要好很多。
另一个考研初期大家经常犯的错误是,高估了考官对原文的熟悉程度。
我们写SAT的时候,必须在心里克服考官之前读过这篇文章的假设。 没有读过原文的读者也必须能读你的文章。
读到这里,很多学生可能会笑。 抄写原文还不容易。 字数终于有了保障。
文章的想法改变后字数会增加是没错的,但必须是经过精心处理的文字。
大部分内容需要Summary,一两个语句需要paraphrase。 直接引用一两个词和短语。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原文的内容改写成文字。 我记得在reference的时候用了双引号。
SAT通过写修辞分析让很多同学烦躁,赶紧写了范文后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这里向大家展示两个常见的分析角度:读者和作者。
前者一般讨论读者读了之后的感受和想法,但这些内容都建议写下来。 要进行细致的分析,请充分展开想象力,详细记录,以免啰嗦。
作者的角度通常围绕作者的态度、感情和目的展开。
有些段落可能与其他部分有点关联,例如引出讨论或总结观点。
解决刚才说的三个问题。 他说,在三科单项中,7分不成问题。 想取得更高的分数,就要逐渐在练习中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培养分析某些写作技巧时的绝对自信,掌握时间和节奏。 SAT文章获得888真的不是不可能的任务。
最后虽然有些罗嗦,但写SAT毕竟是分析型思维方式的训练。 多想想,勤动笔,让自己的脑子真的能动。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教书匠艾伦!
2023-05-24 07:45:33
2023-05-24 01:41:28
2023-06-11 16:45:11
2023-06-30 20:16:20
2023-07-01 16:52:48
2023-06-16 06:20:08